同创伟业郑伟鹤:从新兴行业的“隐形冠军”到科创时代的“高冷硬黑”【同创观点】

Date:2019-06-24

6月20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第六中国基金经理峰会暨2019科创板投资高峰论坛”在深圳成功举行。在主题为“科创中国硬核投资”的2019科创板投资论坛上,同创伟业董事长郑伟鹤作了题为《从创投角度看科创板》的主题演讲。


郑伟鹤不仅分析了科创板诞生的背景,目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还首次分享了他的最新投资理念,即从以往的投资“隐形冠军”到最新的投资“高、冷、硬、黑”。简单而言,“高”代表着高科技、高估值、高认知,投资人要有对高科技的认知、高估值的把握、对他未来潜力的判断。“冷”则意味着不要追求热点,不要怕“冷门”行业、也要大的方向上把握“冷”和“热”。“硬”则强调有真材实料的东西,不仅仅是模式创新。“黑”则是要追求一种极致的体验。

 

在他看来,其实科创就是朝着“高冷硬黑”来的。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房佩燕整理

以下为郑总的分享实录供大家参考:


大家下午好。


01 科创板诞生的背景

   先讲一下科创板诞生的背景。去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其实过去40年主要有两大机会,前20年主要是贸易的机会,万科这家公司是最典型的:前十年主要机会是贸易,后十年也是以贸易为主,到1998年以后,才专注做房地产,因为他发现房地产最突出。中国现在还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即重工业过程比例还是太高。美国的股票和房地产比是1比1,中国的股票和房地产比是1比10,房地产的比例太大。

   现在到了科技时代,当然也含资本、品牌等运作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发展这么多年,从创业板开板以来,中国在科技投资方面明显加大。世界各国的创业精神中,中国人的创业精神仅次于以色列或犹太人,以色列有一本书叫《创业的国度》,是介绍以色列的创业环境,我觉得中国的创业故事也可以跟这个比。我昨天参加一个股东大会,有个寿险的朋友从北京过来,他怕下雨飞机不准点就坐高铁过来了,他说在高铁上有两个人一路在谈A轮、B轮、C轮,而且是女同志,谈的热火朝天,搞得他没睡好觉。就是我们在高铁上、咖啡馆上在很多场合下都能看到中国的创业激情,中国“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精神由来已久,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而且这几年中国在研发投入方面,每年按15%的速度增长,这个增长比例也非常惊人,很快要超过欧盟,这个还是2014年的数据,按道理说明年要超过美国(2020年,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

   中国有很多专注创业的媒体,上周末我参加了一个活动叫“致良知四合院”,创始人是原来IBM的一个专家。致良知讲的是王阳明的文化,他放了一个比较激动人心的视频: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的GDP在2028年超过美国;而根据购买力平价,中国在研发投入可能在2020年要超过美国。

   这意味着未来十年,在座的各位可能面临着登入世界顶峰的黄金十年。登顶这个过程是最有意思、当然也是最艰难的。登顶的时间点,能在那个时间点爬到顶峰是非常有幸的。包括现在看中美贸易战真的很微妙,今年一季度股市表现不错,就是因为预测能达成中美贸易战的协议。中国科技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韧性的,当然也不能过于乐观。

   我最近看吴国盛教授的东西,他是研究科学史的。中国的很多东西都是实用的基础上,包括科学发明都是实用的东西。他说,希腊人认为他们追求的就是科学,西方如果追求有用的东西就不是追求科学了,他们追求的是科学精神就是要搞出一些原理的东西;而中国的科学是一定要把这些东西应用在农业、印刷等具体行业,特别强调实用性。实用性不是说不好,它的短期效应一般比较明显,但是长期的影响力就不够,这些是中国文化、科学创新的弱点。

   所以说专利只能反映一个方面,并不能反映中国基础科学的研究能力。前两天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提出一年要拿出120亿做基础科学的研究,我觉得想法很好,但是怎么把它做好如何落实非常关键。

   我觉得政府还是非常英明、非常了不起的,从去年上半年提倡独角兽变成下半年的科创板,不仅挽救了资本市场,也挽救了中国科技的未来,这个是非常大的变化。作为国内创投,因为我们深处这个行业,所以也感受到了挽救了很多创投事业。事实上哪有那么多独角兽?所谓的独角兽也只是模式创新为主的。

   这几年中国上市的一些公司,2014、2015年是国泰君安、中国核电等,2016年是银行和各种轮胎公司,2017年以证券公司、水电公司为主,2018年稍微有一些变化,工业富联和迈瑞等。

   从前十大市值企业来看,中国与美国资本市场的结构显著不同,美国的资本市场更加完善,更加有利于科技企业融资发展。截至2019年6月14日,中国与美国前十大市值企业情况如下:中国以银行、保险、石油石化为主,太传统;美国以科技、互联网企业为主。

   如果就这些,中国在未来的竞争力还是不够的。

02 科创板的机遇和挑战

   比较有幸的是,习主席去年在上海浦东宣布了科创板的诞生。

   我们再回顾一下中国的资本市场史,中国每次开辟新的一个市场,包括开科创板,都是有历史原因的。1990、1991年开深交所、上交所的核心原因,是1989年的一场风波;2004年开中小板之前,是2002、2003年的网络泡沫;2009年开创业板,前面发生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9年开科创板,则因为中美贸易战。我们都是被倒逼出来的,都是先有危才有机,先有中美贸易战才有科创板,先有2008年金融危机才有4万亿,才有创业板。

   从深交所、上交所,到中小板,到创业板,到科创板,包括科创板注册制,最近上交所审完了,证监会马上就注册完了,速度非常快。如果深圳创业板能赶上这样的快节奏,我觉得就是资本的幸事。

   其实科创板也不是新兴事物,早就应该有科创板。从90年代到现在,中国已经晚了30年了。如果90年就开这个板,中国就又不一样。90年代中国很多上市的公司都是像万科等做贸易的,万科一开始是科工贸结合的,联想就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诞生的。现在不仅仅是科创板,还有香港去年开的创新板,其实对标的是纳斯达克,是资本对科创企业的奖励。

   企业到底怎么选择,到底上什么板好?从我的角度看,企业能赶上科创板的第一批当然是好事,它有宣传的效力、政府支持的效力,上海市政府尤其是江浙一带政府非常支持,但是有很多企业只愿意上中小板、创业板,包括一个做生物医药的企业,本来要上科创板,现在又准备去香港上创新板。可能上香港创新板有个考虑,公司本来是红筹结构,当然科创板也允许红筹结构,但是现在由于外汇制度,很多红筹企业愿意在海外上,因为海外上变现拿回来的就不是人民币,转出去比较方便,尤其是国际上的一些投资人对人民币汇率比较敏感,这是比较重要的事。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科创板在退市制度上要比中小板、创业板严格,而且条件要苛刻。假如一个企业波动比较大,退市的标准对企业的盈利要求、流通性都有要求,有些企业如果在这方面没底的话,还不如去上中小板和创业板。而且科创板现在已经受理了130多家,速度很快,虽然现在还无法判断科创板速度一定快、中小板速度一定慢,整体来讲,前一段科创板速度比较快。

   还有一点是在科创板标准制定上。从上市的难易来看,据我所知,纳斯达克上市是最容易的,如果按照生物医药板块的上市要求,科创板比香港的要求要高,科创板对没有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要求40亿的估值,香港联交所只要15亿港币的估值,如果从这个标准来说,科创板比香港的估值要求高三倍,券商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具体规则的不同我就不细讲,主要有六大方面:上市条件的多元化、定价机制、持续监管、审核注册、交易机制市值化以及股权机制灵活。

   最近一个公募基金的老大跟我说,没准科创板开的时候,前十天就会把股票炒上天。到底科创板会不会出现投机性?因为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停板,可能前两个交易日就把股票拉到天上去了,会不会出现这么一个投机?我不知道。但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中国股民很容易兴奋,尤其是科创板。

   整体来讲,从大的条件的层面来看,生物医药比香港的严格一些;其他层面的比较国际化;操作层面来看,它现在信息披露过于公开化,要不要将数据披露得这么细?万一被毙了信息都公开了怎么办,这是值得商榷的。

   科创板的挑战,对于券商而言,目前,资本市场IPO定价尚未放开。科创板采用完全市场化定价的方式,券商在定价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企业的选择和判断方面,既要考虑科技水平,又要考虑成长性和规范性,有保荐压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法规规定科创板的投资人资产要求为50万元,且有24个月以上的证券交易经验。科创板为投资者设置了相应的门槛,市场流动性有待观察。前五日的交易空间,可能仍会有恶性投机事件的出现。此外还要关注发行过程中的基石和机构投资者的选择和安排。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科创板的定位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企业。证监会、上交所需严格把控上市企业质量,又不要扼杀在成长早期的科技企业。

   国家对科创板比较重视,将其作为一个市场稳定的核心。但科创板的流通性能不能保证,现在还要观察。


03 一级市场投资分享

   前面讲的是对于科创板的大的观点,我再谈谈同创伟业对于科创板的观点。

   到了科技时代,尤其是5G、物联网、人工智能,这可能是未来改变我们投资的其中一个关键。我觉得未来改变我们投资的有三件事,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国与国之间的事,还有是国家政策。你把国家的政策吃透了,你能抓住机会;你把国与国的竞争关系处理好,你也能抓住机会,因为现在全球化、国际化联系得更密切;从科技的角度来讲,主要是5G、物联网、人工智能,也有大量的改变企业命运的机会点。

   总体来讲,我们的创业板、中小板,包括前面的主板,还是在以工业1.0、2.0、3.0、4.0为基础,我们要进入真正的科技时代,新兴产业科技时代,我们以前的口号是投新兴产业“隐形冠军”。现在我们的口号改变了,我们要投新兴产业“高冷硬黑”,其实科创就是朝着“高冷硬黑”来的。

   我们先回顾一下“隐形冠军”这个概念,“隐形冠军”是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在1996年率先提出的,指国内或国际细分市场上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但社会知名度很低的中小企业。我们的中小板是典型的隐性冠军,有很多上市企业,如空调零部件等制造企业在中小板上市,包括我们投的联合光电、格林美等,都特别强调在细分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在不起眼的地方,如德国、日本有很多隐形冠军,但是德国、日本是以工业为主,不是以科技为主,是银行体系为主导的机制。

   科创板对标的是纳斯达克,强调的是硅谷精神,硅谷精神特别强调的就是“高冷硬黑”。

所谓的“高”,就是代表着高科技、高估值、高认知。举三个例子:

   我们今年刚投的一个项目叫国电高科,他是做通讯卫星的,能覆盖山上、覆盖海洋,覆盖你覆盖不了的地方,像美国的“钢铁侠”埃隆·马斯克,也在做卫星。国电高科今年已经发了2个卫星,接下来还要发6个,关键要看投资人有没有对高科技的认知、高估值的把握、对他未来潜力的判断。

   光梓信息,我们是两三年前天使轮投资的,估值2个亿。真的要投这些高科技企业都是高估值的,不少VC的很多项目也就是一两千万、两三千万人民币,2亿你敢不敢投天使?我们投了,后来三星6个亿投了,最新21个亿,华兴资本也投了。

   我们还投了个艺妙神州的天使轮,做cart技术,当时3000多万,现在最新估值是10个亿,彼得·蒂尔(《从零到一》的作者),他从2个亿的时候开始投,10个亿又加投。这些是硬科技,甚至他没有盈利的时候,都能不断给他估值。

   我们投的是能够带来技术壁垒的东西,有弹性有高速增长的潜力,才能投。这个“高”不仅仅是做高科技,一定要是看似很高的价格,实际上是很便宜的东西,那你就投对了。将来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他们肯定也是这样的,一开始没有太多的收益,就是个概念、就是个故事。


什么叫“冷”?举2个例子:

   第一个过科创板的企业叫微芯生物,这个公司是2001年成立的,到今年快二十年了,我们是2014、2015年投的,在我们投他之前,很多的投资人忍不住了,十四、五年过去了,不是要坐十年冷板凳,微芯生物冷板凳坐了快二十年。你能不能耐得住寂寞?能不能非常理性不去追那些风口?微芯生物是原创的,他是中国原创的创新药的企业。为什么科创板让他第一个过会?他上过新闻联播,公司的药对肺以及对肿瘤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冷”,就是不要追求热点,要在原理上、技术本源上上下功夫,中国的科创板也是倡导这种精神。

   另外“冷”不仅是行业、不仅是时期,我们投的第二个项目就是在东北长春(OLED材料)。人家说“春风不度玉门关,投资不过山海关”,你怎么敢投东北长春的高科技企业?我投他的时候也是收入、利润都没有,2、3亿的估值。但是他们去年8000万利润、今年1.5亿。我们不要歧视东北,不要歧视冷门的地方。所以看似不行的人,好像没这个基础就做不出来,需要你的慧眼,能不能在“冷”的行业中发现好的企业。包括两年前我们就布置了氢能源,今年才开始做,我们投一个项目叫谷夫科技,这是台湾的一个团队,很多人不愿意投资他,中国做氢能源的项目十几亿的估值,我们投他们是五六千万的估值进去,最新估值3亿。2、3年前,谁看氢能源?没人看,我们就愿意做,所以要从大的方向上把握“冷”还是“热”。

 

什么是“硬”?这很契合今天的主题“硬核科技”,你要有真材实料。

   中国有太多的独角兽都是模式创新,像OFO,投进去似乎赚了钱,其实是搞了一地鸡毛,太急于快速成长。我们还是希望投到有收入、有利润、有真材实料的东西,不仅是模式创新。像澜起科技,去年7个亿利润,今年目标11个亿利润,6月13日证监会科创板审核通过。还有刀具企业欧科亿,再硬的东西也能切开。硬科技的企业有的时候不仅是材料硬,要有真材实料,命也得硬,要等待时机(尤其像现在的中美贸易战)还要活得下来。欧科亿这个企业1996年就开始创业了,命硬要经得起风浪。包括我们做的天智航(做手术机器人),还有长阳科技(做光学反射膜细分行业)已经报了科创板了。所以硬核的东西中国很需要。

 

什么是“黑”?当然还需要有黑科技,其实很多需求是被市场挖掘出来的

      原来苹果手机就是打个电话,后来发现慢慢可以用视频和各种消费场景,满足了人很多不为所知的需求,并且可以带来极致的体验,我们   投过3Glasses做VR的,目前已经被香港的公司收购了;还有海尔集团孵化的创客公司叫雷神科技,是做电脑方面比较酷炫的产品,尤其是年轻人特别喜欢酷炫,而且“黑”是要追求一种极致的体验,这个才是我们的方向。

    “高、冷、硬、黑”只是我的一个总结,不能代表全部,科创板也有很多的特点。同创伟业过去是投“隐形冠军”,现在的优势是投“高冷硬黑”,因为我们公司很多人都是理工男,这个跟国家说投六大新兴产业还是合拍的。我们累计投资405家企业,62家上市了(截止6月21日已达63家,此外还有3家已过会)

      其实科创板某种意义上就是创业投资在二级市场的平移,给二级市场投资者以创业的机会,把他们从过去的“吃药喝酒”的时代(不少基金经理过去最喜欢的就是吃药喝酒),带入硬核时代、科创时代